说到农恳我们通常会想到黑龙江北大荒和新疆建设兵团。其实我国的农垦遍布全国各地,在31个省区市有35个垦区,1780个国有农场,300多万职工,1400多万人口。从建国初期的屯垦戍边、保障供给、安置就业,到今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不同时代的农垦任务也不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农垦又应该怎样发展呢?
不久前,德国在华投资的第一个现代农业种植合作项目“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正式落户江苏农垦。记者在园区采访时看到,8台世界顶级的播种机正在农田里大显身手。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都是德国合作公司免费提供的。据示范园德方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与江苏农垦合作,看重的是这家现代农业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打开中德双方农业深度合作的大门,江苏农垦靠的是集团化和企业化的经营模式。江苏农垦建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的垦区之一,有18个农场分布在江苏各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农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思维的影响很深,很难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有大的突破,使得江苏农垦在发展上遇到了困境,在市场上竞争乏力。
而18个农场在松散型经营下,国有农场组织化、机械化、规模化的优势难以发挥,这也使得一些农场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
江苏农垦农业发展股份公司黄海分公司总经理苏志富说:“比如种子生产这一块,我们种子公司下定单,年初下下去了,到年底的时候,种子市场吃香了,种植户不讲信誉,把种子卖给外面的人,我们的龙头企业就没有办法做这样的支撑,来做大做强这一块。”
江苏农垦遇到的问题,在全国农垦系统很有普遍性。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通过转企改制,培育了一大批现代农业企业,农垦已经成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国内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农垦要围绕“农”字做强做大,要成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对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意见,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要实现这个目标,《意见》指出,要深化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而首先要做的就是继续推进垦区的集团化和农场的企业化改革。
其实农垦做强做大,就要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这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成功改革之路。就拿江苏农垦来说,面对当时的困境,从2011年开始,他们率先进行了集团化、企业化改革,使江苏农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他们整合了集团所有种植业的优势资源,成立了江苏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8个农场成为分公司,同时将各农场的米业、种业、物流等产业链环节统一整合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成立子公司。
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使江苏农垦的生产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2014年他们用全省1.34%的耕地生产了全省3%的粮食,目前他们与地方政府签署承租农村流转土地战略协议面积累计达140多万亩,已种植近20万亩,有望近年内在耕地规模上再造一个“江苏农垦”。新的体制机制可以带来切切实实的新成效。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除了强调要继续推进农垦集团化、企业化改革,还指出,要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土地管理方式等,同时也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
韩长赋强调:“守住三条底线,那就是无论怎么改,不能把农垦国有经济改没了、把农垦的主业、农业改弱了、把农垦的资产和它的产业规模改小了,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农垦这个词给人一种久远的历史感。其实,作为农副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国家队,农垦恰恰是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农垦系统的深化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阻碍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轻装上阵,创新机制,焕发活力。有顶层设计,有具体举措,农垦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