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太空遨游了33天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航天员报告:神舟十一号已顺利返回,感觉良好。这标志着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两位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超过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录。回顾这次太空旅行,权威专家说:整个过程,可以用“顺利”来评价。这一是指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上的设备运转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表现出色,不负众望;同时也是指航天员的在轨状态极好,“中期驻留”如期实现,运输、对接、实验等三大预定任务,都顺利完成。
2016年11月18日下午14时07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圆满完成,胜利实现了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成果丰硕的任务目标。”
回顾33天的太空之旅,我们可以看到,当初设定的三大任务目标全部实现了。
这次太空之旅三大任务目标的第一项就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航天科技集团神舟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告诉记者:“这次咱们的轨道变化,从以往343千米轨道高度交会对接,到393千米轨道交会对接,本身两者之间差距并不是很大,都在神舟飞船的设计范围内,但可能会影响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发电特性,热的特性,测控的特性等等各个方面,这些变化如果没有考虑全面,或者我们忽视了一些环节,往往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
经过在太空中的5次变轨、4次停泊,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10月2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完成了一系列姿态调整。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说:“天宫在倒飞姿态下迎接了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从这次实施的情况来看这次轨道维持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次太空之旅“三大任务目标”中的第二项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和上一次天宫一号的环境相比,这一次天宫二号的环境被科研人员戏称为“温饱奔小康”。比起简装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可算得上是“精装两居室”。
当年地板上的软垫,这一次换成了硬地板。吃的食物有100多种,兼顾了航天员的个人喜好,还包括茶水和零食。通讯设施也从有线变成了无线,方便了航天员与地面人员的通讯;健身器材更是从一辆自行车变成了自行车加跑步台。
10月20日,刚刚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景海鹏就进行了太空跑步训练。地面指示航天员的锻炼时间是每天半个小时,可是在进入天宫的第三天,景海鹏就兴奋地跑了1个小时。显然这套健身器材很合航天员的心意。科研人员告诉我们,通过30天的实践检验,这个太空跑台有望成为未来空间站最重要的健身设备。
按照计划,地面科研人员持续每天实时上传《新闻联播》,此外还推送了航天员喜爱的其它节目。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还实现了与地面沟通信息、传递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航天员反映,通话音质比以前好了太多,而且能进行双向高保真音乐的传输,音质水平比MP3、MP4的音乐效果还要好。航天员还反映,整个天宫二号平台的降噪设施很不错,睡觉时的噪音比过去降了十几分贝,这都使得航天员的在太空中的体验更好。航天中心总体室主任吴大蔚表示,两位航天员“在天上吃得好,睡得好,工作得好,睡眠的状态也很好。”
10月24日,在天宫二号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度过了他50岁的生日。细心的工作人员不仅给景海鹏准备了生日蛋糕,还为他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张电子贺卡。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也纷纷向景海鹏送上祝福。
本次太空之旅“三大任务目标”第三项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10月19日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第三天,也是他们从神舟十一号搬入天宫生活第一天。下午4点,地面的工作人员对航天员进行了远程医疗天地协同会诊。
航天员景海鹏告诉大家:“这件衣服很特别,它有好多粘扣可以打开,因为我们跟地面一样,要做B超,而且还有好多心电要连接,穿平时的衣服不太方便,所以它有好多撕开口,大家可以看到,边上有好几个开口,还有拉链。比如说量血压不方便,一拉,OK啦。看见了吧,比较方便。(这套衣服)主要是实验服,虽然它不是很鲜亮,很鲜艳,但是非常实用。”
既然要远程会诊、天地协调,就涉及到天上地下的数据传输、语音图像互动。这些都是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次太空驻留中对这些需求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完成了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在首次太空体检的4天后,10月23日,作为“空间科学实验”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天宫二号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
这颗47公斤重、相当于一台打印机大小的伴随卫星执行的是“小护士”一样的角色,可以从外部对飞行器进行故障检测,还可以完成其它地面指令。这样的小卫星正成为中国航天技术突破的新方向。10月24日,伴随卫星就传回了首张高清大图——在距离天宫二号29米处拍摄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合影。
既然说是为将来的长期驻留做准备,那么通过这一次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一系列实验,我们也可以一窥未来空间站的影子。
太空中虽然一片寂静,但未来的空间站或许是生机勃勃的地方。因为这一次的驻留过程中,景海鹏和陈冬尝试了第一次在太空中养生物、第一次种植物。30天的时间里,两位航天员勤勤恳恳、细心呵护,养活了6条蚕,种出了9棵菜。
太空种菜验证了失重环境下,水和养分能否正常传输,培育的生菜是否具备食用条件等课题。可以想象,未来的空间站里,绿色蔬菜是少不了的。和种菜相比,太空养生物显然更困难些。
“太空养蚕”是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中的获奖项目。刚上天不久的蚕宝宝,漂浮在景海鹏的手指尖、奋力扭动着圆滚滚身子,体验着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失重飞行。这项试验采集到大量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蚕宝宝生长发育的数据。
因为是活物,为了把6条蚕带上太空,科研人员也是费劲心思。为它们特制了航天服和太空食品。经过30多天考验,证明这些装备好使、管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工程师赵丹妮介绍:“里面的蚕宝宝被一圈航天用的聚氨酯海绵包裹着,可以有效地减轻蚕宝宝上天的时候经历到的力学环境。这个东西就是蚕宝宝在太空的家了,这个小房子总共有6个,它两边这个绿色的东西,放了它的吃的,而这个膏状的绿色的物体就是桑叶。”
截至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之前,9棵生菜长势喜人,6条蚕都结了蚕茧。
在这次太空之旅中,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也得到了验证。通过交互软件和数据手套,航天员对机械臂操作终端系统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航天员戴数据手套做动作,机械手也会做出同样动作。这项试验获得了大量珍贵数据资料,对未来空间站的长期维护将会非常重要。
1992年9月21日,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本次任务正是第二步中的一场重头戏。它承前启后,交会对接是对关键技术的进一步检验,中期驻留更为建成空间站做了充分的准备。距离2020年实现第三步目标,为期不远了,今天的每次凯旋都是一级坚实的台阶,托举着我们迈向明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