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联播 > 央视节目 > 焦点访谈 >

《焦点访谈》2017年5月8日视频 文明城市 内外兼修

焦点访谈:2017-05-08

查看最新焦点访谈

  “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和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这个称号最早是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发展而来,2005年开始第一届评选,每三年评一次,目前已经进行了四届,考评范围包括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考评项目有六百多个。它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整体的文明水平,想要把这个金字招牌拿到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河南省许昌市绿树成荫、清水绕城、街道整洁。但是许多年前的许昌既不干净也不美,那时许昌还被戏称为“许脏”,脏乱差随处可见。于是当地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变这一切。

  把城市变得干净、亮丽,这样的决定符合许昌居民的期望,但同时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许昌市的李劭立是一名下岗职工,为了生计他选择了摆地摊卖瓜子。在当时李劭立瓜子的销量还不错,生活也随之有了起色。可是政府要搞创建、治理城市环境,他的地摊算是摆不成了。李劭立有抵触情绪,城管罚过,他也跟城管闹过。

  当时,在许昌像李劭立这样的商贩还有很多。所以如何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成为城市管理者要解决的课题。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城管部门转变了工作方法。在文明执法、获得群众支持的同时,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严禁占道经营;另一方面积极帮助商贩们寻找价格便宜、位置合适的门店。摆地摊卖瓜子的李劭立,他的门面房就是城管帮着找的。

  如今的李劭立还联合了街道上的其他商户一起签订协议,共同维护城市面貌。

  创建文明城市受益的是这个城市里居住的每个人,而同样也需要城市中的每个人为创建文明城市有所作为,但是这种作为有些会和自己原本的习惯相违背。大杂院里一些居民,原来乱占公共空间开辟菜园,把居民小区变成了大杂院。而自从许昌提出创建文明城市,治理城市面貌,这个大杂院里乱占地的现象被制止了。当时好多居民对此既不理解,也不满意。

  为了让大杂院变成整洁的院子,街道办主任在那时几乎天天往这里跑。给这里的居民做思想工作、还联合媒体做宣传。渐渐地这里的居民转变了思想,从最开始的抵触变为主动配合。昔日的大杂院变成了今天井然有序的院子。

  让城市面貌干净、亮丽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于是许昌打起了生态牌。

  搞生态环境建设,许昌地面上绿起来不难,但是要让河道里的水清起来可就难了。因为20世纪80年代,许昌就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1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杜天杰是一位老许昌人,这些年来许昌的变化在他心里是很清楚的,他为我们讲述了当年许昌缺水时的情形:“许昌十字街那一块,老百姓都是半夜起来去接水。有时候遇到旱年,都是消防队给老百姓供水。”

  这么少的水资源占有量,连居民的生活用水都受到制约,就更别提生态用水了。

  在古代,许昌的确是依水而建的,历史上这里曾经也的确是“十里荷花半城柳”,所以许昌才有“莲城”的美誉。可是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昔日的护城河和被苏东坡赞美过的小西湖变成了臭水沟。就连许昌这个“莲城”的居民拍摄莲花都得去外地。

  而如今的许昌恢复了往日“十里荷花半城柳”的景色,爱好摄影的“莲城”居民不用再跑到外地去拍莲花了。

  不仅如此,如今的许昌这个内陆城市,也能像南方城市一样,可以乘船欣赏城市的美景了。

  从一个缺水,好不容易有点水,还是臭水的城市,变成一个绕城的水体都是清水的城市,许昌到底做了什么,才能如此反转的呢?

  清潩河是许昌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被称为当地的黄浦江。别看它现在贯通南北、水体干净,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为了让清潩河重新变清,许昌针对工业和生活污水加大了整治力度。要求造纸企业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四类水,才能排到河里,这样的要求让造纸企业受到了影响。

  于是许昌市用了六百多万元对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升级,把原本主要针对这一家企业的污水处理厂放大到了处理这家企业所在的整个产业聚集区的污水。不仅如此,许昌又花了一千多万给这个产业聚集区配套了生态湿地。高标准、严要求,并不仅仅针对高排放的企业,许昌对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也配套了相应的净化设施。

  通过对清潩河的治理,不难看出许昌在水治理方面的力度。清水是有了,不过想达到清水绕城的效果,还要靠善于抓住机会。

  水系连通工程就是把许昌原来不通的河道打通,让水水相连,贯穿全市。南水北调通水让这个蓝图有了实施的基础,不过实施首先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拆。

  经过清淤、疏浚扩大容量,原来城市生态用水水体面积是3000多亩,改造以后达到了6500亩。蓄水量从原来的400多万方增加达到了1000万方,水系连通工程让许昌的水增加了一倍还要多。现在的许昌环河一条路、沿河一片绿、依河一批景。全市一共有126个公园、游园和广场。全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62%,实现了“全年常绿、四季有花”。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河道不通、河水不清的时候,许昌的居民都不愿意到河边买房,而现在河景房却成了抢手货,很多人选择在这里居住。

  从2001年开始创建,到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许昌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路上走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里许昌不仅摘掉了许脏的帽子,还把不好打的生态牌打好了。许昌文明城市的创建,也对这里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许昌还在居民素质、公共设施、政府公信力、群众安全感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