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亮相,立刻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工程建造、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系统集成等高铁动车组各个技术领域,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复兴号的成功运行,就是整个工业产业链科技创新所展现出的一个综合成果。
“复兴号”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标准动车组,是因为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特别是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
除此之外,中国标准动车组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就是它的互联互通性能。所谓互联互通,就是要把两个不同生产厂家,按不同技术规范和图纸生产的动车组,进行重联运行,并且能够进行完全一致的控制操作,例如能够控制同时开关门,控制空调等等。
那么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首先,相对于现在运行的“和谐号”,“复兴号”跑得更快,“复兴号”的设计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400公里以上,而且使用寿命比“和谐号”要长10年;经过改进后的车体和车身设计,跑起来也更加节能。另外,“复兴号”的空间也比“和谐号”大,乘坐的舒适度也更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复兴号”的“警惕性”也比以前提高了。“复兴号”全车部署了2500多个监测点,比以往多出了约500个,因此,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复兴号”动车组的正式投入运营,是何华武院士和他的团队科技攻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是“复兴号”动车组单车以每小时420公里的速度,进行的两车交会试验,这个速度创造了世界最高纪录。
一列高铁列车重量在460吨以上,而车轮跟铁道的接触面积只有100多平方毫米,这个面积差不多是指尖的大小。当列车高速行驶时,如果轨道上有两根头发丝直径的凸起,那么轨道和车轮产生的冲击力将会达到7吨。
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高速列车的平稳快速运行,对轨道的要求特别高。那么,怎样才能制造出一条无缝的钢轨呢?为了尽量减少焊接,钢轨从出厂时的长度就达到了100米,这个长度几乎是普通钢轨的8倍多。这之后,安装团队要对焊接点进行高精度的打磨,最终这个接口的精度被控制在了1/10毫米级,这是目前全球轨道焊接上的最高精度,从而确保了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两万公里的运行里程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在中国通达高铁的100多个城市,高铁已经成为客运的绝对主力,已占铁路总量1/6的里程,承担了超过60%的客运量。然而,高铁能够平稳、快速地运行,需要各个系统的配合,这背后是一个团队各方面专家攻关的结果。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质地貌等,都给高铁的建设带来了难度。以刚刚下线的“复兴号”承担运营任务的京沪线为例,这条全长1318公里的高铁线路,连接着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首都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这也是中国高铁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段,而想要把它们连接起来,却并不容易。
华东地区是中国水网最为稠密的地区,京沪高铁南端的线路恰恰位于这个地区,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要让高速铁路尽可能笔直,同时还要保证地基的稳固,这是摆在工程团队面前的两大难题。
这是由中国科技人员研究设计的自动架桥机,它不仅能够提起超过自身重量近两倍的桥梁,独特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完成桥梁架设的各种工作。
京沪高铁80%的线路都建在桥梁之上,采用这种方式,路基沉降被控制在了毫米级的范围之内。
近日来,北京和上海等地遭遇了强降雨。为了运营的安全,京沪高铁沿线上50多套安全监控预警系统,正检测着风速降雨量的变化情况。所有的数据将以毫秒级的速度,传送到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和全国的路网中心。
穿行于北京和上海的高铁列车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高峰时期发车间隔最短只有3分钟。在如此高的发车密度下,要保障线路的高效安全运行就要依靠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列车控制和运营系统。
像这样的调度指挥中心在全国还有17个,它们密切监控着2.2万公里的高铁线路上,每天运行的每一列高铁列车的运营安全。
然而对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中国高铁面对的挑战,是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线高铁就是其中之一,一天之内,它要穿越高寒地带和沙漠,温差达到80℃。
极端气候和环境不仅对列车本身是个考验,对于轨道等各系统的性能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在高铁铺设的轨道,由能够适应不同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环境的无砟轨道,替代了传统的有砟轨道,无砟轨道不仅更加环保,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虽然高速铁路技术不是诞生在中国,但如今,不管是从高铁的运行速度、运营规模、建造能力等等,中国都已经从跟跑变成了领跑。
从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带到热带海岛,从特大风区到极端艰险的山区,高铁技术科研团队为建成运营2.2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和安全正点运送60亿人次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高效而迅速的建造能力,也让这个网络时刻都处在延伸之中。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将达到3.8万公里,覆盖中国240座中型以上的城市,它将彻底改变这片土地上距离与时空的概念。
为了表彰和“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组”一样这些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今年4月,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了全国创新争先奖,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
为了鼓励创新,中国先后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而新设立的又一个重大科技奖项——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结果出炉,有10个科研团队和30位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奖牌和奖章,还有300位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奖状。这些奖项的设立,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既是鼓励,更是激励。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和团队越来越多,“跟跑”变“领跑”的故事就会越来越多,中国的科技水平就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