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12:32热点新闻
央视网消息:7月3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民法典及其实施有关情况举行吹风会。在吹风会上,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孙宪忠介绍,我们对民法典的理解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充分展开。民法典本身并不只是说在个人权利有所彰显,其担负的使命实际上更为重大,它要完成整个国家的治理。
比如说在物权部分,民法典对国家公共财产秩序的这样一个制度的保障,完善了国家经济基础方面的法律支撑,而且建立了一种清晰、明确、合法、有度的公共财产秩序。在人民群众集体的财产权利制度建设中,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理想,强调了成员权利,也强调了集体权利。
在整个国家投资方面,贯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理念,由政府分级别的投资,然后企业享有法人物权,这种投资权和法人物权结构,使得我们国家整个公有制经济本身就实现了一种法律政策上的极大的优化,使得原来的公共资产的灰色空间甚至黑色空间得到极大抑制,完善了对公共财产秩序重大治理。同时,物权编对民众创造财富所有权的保护也是作了很多丰富的规定。强调了对所有权的保护,实际上就强调了我们国家人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使劳动者能够看到自己在法律上的成果,这样我们国家就有了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动力。
民法典物权编关于交易安全方面的规定也有很多创新。建立交易安全的保障,一方面是为了让物权的变动,比如说像所有权处置的权利,能够真正由权利人享有,但是同时在权利享有过程中不至于损害他人,不损害交易安全。这样一个重要法律制度的设计,体现了它的思想性,也体现了它的技术性的逻辑。
在婚姻家庭制度里,民法典这次也有非常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论是在结婚方面、婚姻生活方面、家庭制度方面、收养方面、父母子女方面等等各个方面都贯彻了善良家风方面的要求。
在继承制度方面,虽然这部分条文不是太多,但是也有很大的更新。比如说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情况下,而且出现了失独家庭和老人无人赡养的家庭的情况下,民法典想尽量扩大亲属赡养的范围,而法律上近亲属概念的范围又比较有限,因此我们还是想扩大一下亲属保护的范围,让老人能有所赡养,同时也让赡养老人的人在遗产取得上也能够有所报答。总而言之,民法典在贯彻国家治理方面做了重大更新,相比以前的法律,有更新变化的条文大概有三百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