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水利部:治淮70年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 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2020-10-21 12:17热点新闻

央视网消息:10月20日,国新办举行治理淮河70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会上介绍了70年治淮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具备抗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标准显著提高,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超10年一遇,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下游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已基本提高到10—20年一遇以上。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淮河防御洪水已由人海防守战术,逐步转变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的从容应对局面。

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历经70年建设,淮河流域已经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提水工程,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与流域内河湖闸坝一起,逐步形成了“四纵一横多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

三是水环境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为历史。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强化水功能区管理、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水污染联防和水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淮河干流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2005年至今淮河未发生大面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有效保障了沿淮城镇用水安全。

四是水生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推进流域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截至2018年底,淮河流域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桐柏大别山区、伏牛山区、沂蒙山区水土流失普遍呈现好转态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六成以上。依托已初步形成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多次成功实施生态调水,有效保障了南四湖等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今日说法》 20201023 二十八年回家路
《今日关注》 20201022 美俄军控、对台军售 特朗普打
《新闻联播》 20201022 21:00
《新闻联播》 20201022 19:00
《今日说法》 20201022 熟悉的身影
《今日关注》 20201021 美日澳印合作加速 美搞反华圈
《新闻联播》 20201021 21:00
《新闻联播》 20201021 19:00
《今日说法》 20201021 丈夫走后的官司
《朝闻天下》 20201021 08:00央视网2020年10月21日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