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嫦娥四号完成第23月昼工作 嫦娥五号年底发射

2020-10-27 12:17热点新闻

最近玄武岩覆盖区域(红色线条区域)(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赵竹青)随着天体的运行,夜幕再次降临在月球背面。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完成第23月昼工作,分别于10月23日21时40分和12时,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顺利工作660个地球日,累计行驶565.9米。

基于第22月昼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23月昼期间先后向玄武岩分布区域和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行驶,这两个位置均位于月球车西北方向。在此行进路线中,红外成像光谱仪对一直径约为30cm的岩块进行了光谱探测。科研团队正在对探测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在着陆器上的安装位置(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在23个月昼的科学探测中,着陆器上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开展了国际上首次月表实地粒子辐射环境探测,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研究成果在Science Advance期刊发表。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可对月表的粒子辐射总剂量、中性粒子辐射剂量、粒子辐射LET谱、中子、带电粒子进行综合测量。实测结果表明,着陆区附近粒子辐射剂量率为13.2uGy/h(si),剂量当量是火星表面和空间站内部的2倍,一次航班的5到10倍,地球表面(北京)的300倍。这些实地测量结果为我国后续的月球探测提供了重要的辐射环境参数。该载荷还将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辐射剂量进行了区分,由此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辐射物理量,可服务于未来航天员的辐射防护。

近日,中国探月工程同时还迎来一个重要纪念日——嫦娥一号发射13周年。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本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深空探测俱乐部,树立了中国航天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我国对月球的探索还在持续。预计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力争实现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今日关注》 20201111 特朗普曝“猛料”拜登考虑法律
《新闻联播》 20201112 21:00
《新闻联播》 20201112 19:00
《今日说法》 20201112 孩子的“冒险”(下)
《朝闻天下》 20201112 08:00央视网2020年11月12日09:
[朝闻天下]北京 初冬美景如画 市民游园赏叶央视网2020
[朝闻天下]内蒙古 黄河流域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央视
[朝闻天下]2020—2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东北“
[朝闻天下]陆军某合成旅 多兵种协同战斗演练 检验体系
[朝闻天下]国家卫健委通报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