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我国杂交稻亩产取得突破 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2020-11-03 12:11热点新闻

央视网消息:“民以食为天”,今天,在湖南衡南第三代杂交稻试验基地,经过农业农村部现场测产,袁隆平院士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1500公斤是个什么概念?这会给我们国家的米袋子带来什么影响?

11月2日,农业农村部专家在湖南衡南测得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基地种植的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同一地块今年已经收获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早稻和晚稻两季相加,平均亩产超过1530公斤,也就是3060斤,突破了预定的3000斤的目标,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非常激动,更加激动。原来能够达到880公斤,我就很满意了,现在超过了900公斤,我是非常满意。现在进一步把品种、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开来,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优势明显 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

跟普通稻相比,第三代杂交水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叁优一号是这次测产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2011年袁隆平院士团队成立课题组着手研究。2017年小面积试种成功,到今年下半年,已经在全国50多处试验田进行攻关示范种植。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它的优势主要是穗子大,它每棵的大穗子有八九百粒,平均有四百粒左右,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我们全国有2亿5000万亩的杂交稻,每亩增产100公斤,那就不得了了,可以增产几百个亿,增产半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端牢饭碗·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

杂交稻亩产不断取得突破,也在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贡献着中国智慧。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4.5亿亩,约占粮食总面积的30%,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

养活自己的同时,中国经验也在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做着贡献。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袁隆平被聘为首席顾问。如今,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全世界有一亿五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有七千五百万公顷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活四到五亿人口。

《今日说法》 20201103 空壳公司的猫腻
《朝闻天下》 20201103 08:00央视网2020年11月03日09:
[朝闻天下]2020-21赛季中国男篮职业联赛 天津106:117
[朝闻天下]四川乐山 登乌尤赏菊花 踏秋正当时央视网20
[朝闻天下]重庆 公交车好司机路见险情无畏“逆行”央
[朝闻天下]苏丹 我第16批维和工兵分队组织应急处突演
[朝闻天下]武器试验测控训练 检验武器性能央视网2020
[朝闻天下]韩国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开始服刑央视网2020
[朝闻天下]奥地利 维也纳市中心发生恐袭 奥地利内政部
[朝闻天下]俄罗斯 斯诺登称将申请俄罗斯国籍央视网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