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2:11热点新闻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母亲湖。但现在的这一汪清水得来并不容易。上世纪80年代,洱海水质较好,但是随着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洱海水质逐渐富营养化,污染严重,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还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蓝藻暴发。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视察时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洱海,由此开启了一场保护与治理的攻坚战。
双廊镇位于洱海东北岸,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使它素有“洱海风光第一镇”的美誉,旅游业也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2011年前后,双廊镇的旅游业开始出现了“野蛮生长”的趋势,客栈林立、交通拥堵、垃圾遍地,游客的体验越来越差,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双廊镇的情况就是当时整个大理环洱海沿线的一个缩影,基础和环保设施已经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这些隐患如果不及时消除,面临着生态环境崩溃的风险。2017年4月10号,当地政府痛下决心,一次性关停了洱海沿湖区域的428家餐饮客栈,整治的第一步就是对违规建筑进行拆除。
李氏大院位于双廊镇景区的核心区域,根据洱海沿岸海拔1966米的湖区水位线,这家客栈的部分建筑已经侵占了洱海的面积,必须拆除。然而,对于客栈经营者张联荟来说,这座建筑凝聚了他们全家太多的情感。
面对拆迁带来的矛盾,基层干部们并没有采取强硬的做法。而是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国东用了3个月的时间,每天往返于双廊镇上几十家违规建筑之间,这家说不动就去下一家,今天说不通就住下来,明天继续劝。
在施国东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张联荟渐渐地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这些洱海边长大的居民,原本就对这片母亲湖有着深厚的感情。
最终,在双方协商下,四合院靠海的一侧房屋被拆除,张联荟也用拆除的赔偿款偿还了盖房时借下的欠款。李氏大院的拆除并不是个案,在这次整治行动中,洱海周边一共有1806栋客栈或者民居被整体或部分拆除。人退湖进,他们一时的牺牲换来的是洱海的未来。
环湖生态廊道,是大理州为了保护洱海修建的一道污染物拦截线和生态安全屏障。完工之后将会覆盖洱海沿岸全部的129公里,不但有效地将人类活动和洱海隔离出安全距离,还为已经退化的洱海生态体系修复出一个健康的滨湖带。生态廊道可以将周边农田的面源污染截流,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为洱海提供了一个过滤器的功能。
2015年开始,大理州在原有污水管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重建,新的体系在2018年6月底完成闭合,不仅覆盖洱海周边,而是整个流域。目前,洱海流域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9座,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3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23.75万吨,铺设污水收集管网4503公里。
即便是净化后达标的中水,也是不能直接往洱海里排放的,那么这些水流向何处呢?历史上洱海周边的农田都是抽取洱海水灌溉的,而如今净化后的中水氮磷含量正好适合用于农田灌溉,不但解决了周边农田的灌溉用水,还解决了中水的去向问题,一举两得。而除了灌溉农田之外,这些中水甚至还发挥了更大的用途。
洱海因其形状狭长似耳得名,进入新世纪,洱海周边的城市用地面积越来越紧张,政府曾经考虑过要把城市空间向海东的山上发展。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洱海生态的变化,人们意识到,海东的问题不应该是开发,而应该是保护和绿化。绿化可以有效加强山体的水土保持能力,减少因水土流失进入到洱海的污染,同时改善海东面山区域的生态气候。
可东面的山体自断裂形成以来就以岩石为主,蒸发量也远高于降雨量,绿化用水一直以来是个大问题,而引入截污治理之后的中水,就为海东面山的绿化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海东面山的土壤含量极低,石漠化现象严重,缺乏植树造林的必要条件,在绿化的过程中,人们克服困难,通过马驮肩扛从其他区域运来土壤。在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之后,如何选择植树造林的品种成为了下一步的核心问题。经过林业部门的多方取经和多次尝试,对环境适应性强,同时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油橄榄被确定为海东面山绿化的主力物种。
一方面搞绿化,另一方面,海东新区也将原先规划中用于商业开发的用地大规模缩减。
海东新区积极和此前在海东签订投资协议的企业协商,一方面帮助他们在海东的项目转型,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前往大理南部洱海流域之外的巍山新区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海东面山区域的绿化覆盖率已经提高了10%左右,据专家介绍,随着未来绿化率的不断提高,海东面山的生态系统将被逐渐改变,最终不再依赖于人工供水,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从截污治污,到污水再利用,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这一套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将为洱海的环境提供一个长期的保障。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努力下,近年来,洱海的水质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的监测报告显示,洱海水质为优,目前为中营养湖泊。
如今,张联荟的院子改建之后,视野比之前更好了,她的经营重心也从住宿转向了餐饮,在景区管委会的帮助下,收入比以前更好了。环湖生态廊道上,每天都有很多晨练和跑步的居民,这里也成为了外地游客最新的打卡圣地。而海东面山的环境好了,也有更多的旅游文创产业愿意从洱海边走上山,从另一个角度,去分享洱海的美景。
通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洱海水生态系统重建恢复取得积极进展,湖区沉水植被恢复面积达34平方公里,近五年均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洱海的治理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从过度开发到系统保护,人们在向自然过度索求之后,开始找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也追求着生活和发展之间的平衡。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才能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