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新京报:义乌工厂生产和销售口罩,这真是一场全国性的灾难。

2020-01-27 11:26热点新闻

原标题:义乌车间制造和销售问题口罩是真正的“国难” 面对这种流行病,制造和销售有问题的面具与制造国宝有何不同?

▲义乌有作坊疑生产问题口罩自称“和气生财” 相关物品已被扣押。资料图

▲义乌涉嫌生产问题的车间面具声称“和谐赚钱”相关物品被查封源地图 最近几天,由新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触动了中国人民的心灵。在这场对抗病毒的战斗中,口罩可以说是普通人最直接的“盔甲”之一——戴口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抵御流行病的传播。面对这种流行病,口罩虽小但很重要,但是关于口罩的这个消息让人们心里很困惑。

据《新京报》报道,1月25日,一些网民报道称,浙江义乌的车间生产口罩的环境卫生较差,而其他人则报道称,他们购买了10,000个假口罩。1月26日,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称,已经检查了网民举报的两个假面具作坊,发现超过15万个“干净”和无标记面具。涉案双方已被公安机关传唤。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生产问题口罩的车间不是无菌车间,而是普通的房间。在照片中,大量的面具散落在桌面上。工人不戴口罩或正式手套。现场的卫生环境很差。让人们感到更加不满的是,面对提问者,相关各方实际上声称“没必要,每个人都友好地赚钱。”制造和销售面具是一种“不义之财”和“利用他人的危险”的问题,也是一种“好心赚钱”的错觉。似乎参与的商人并不愚蠢,但真的很糟糕。

随着新冠状病毒感染数量的增加和“面具文明”逐渐成为共识,面具在许多地方成为热销甚至缺货商品不仅如此,许多在前线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也面临着医疗材料的短缺,其中最缺乏的是口罩和药盒。例如,襄阳中医医院的防护服已经用完,N95口罩需要消毒和重复使用。

在共同努力抗击疫情的同时,确保口罩的供应和质量自然是口罩制造商的责任。在这个节点上,面具制造和销售问题的消息传得太耀眼了。这种伪造无疑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不负责任——如果人们最初被他们的“免疫力”感染,或者如果因此而出现新的健康问题,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

▲查处现场。图片来自义乌市场监督管理局

▲调查和处理现场图片来自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面对疫情展现人性自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各界一直在齐心协力预防和抗击这一流行病。除夕之夜,我圈子里的几十个朋友向疫情更严重的武汉捐赠了数万个口罩。一些平台还表示,他们将在春节期间为武汉的酒店、机票和汽车订单提供免费取消服务。许多酒店为医务人员提供免费住宿和交通服务...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人性的善良一面。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几次人们抓住机会犯罪。如果它在互联网上被披露,一些肆无忌惮的商人会翻遍垃圾桶寻找丢弃的面具,然后再出售。此时,参与事故的车间甚至在制造和销售质量有问题的口罩。他们还厚颜无耻地说,“和谐创造财富。”然而,当疫情爆发时,这种“黑心”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说他们正在创造国家财富也不算过分。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和销售有问题的面具不仅会受到道德批评,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关于办理影响传染病爆发和其他灾害预防控制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两个高点》的解释,在传染病突发事件和其他灾害预防控制期间,生产或者销售传染病预防控制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材料,或者生产或者销售传染病预防控制假冒伪劣药品的, 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判处生产或者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或者销售伪劣药品罪,并依法从重处罚

现在是全国防疫运动的关键时刻,任何环节都不可忽视,尤其是可以防止疫情蔓延的材料和防护设备。这也要求质量监督、工商部门加强监管,不得让问题口罩进入市场。对于涉及的讲习班,也应依法严肃处理,以阻止那些想从这一流行病中获取"不义之财"的人,并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博扬(媒体) 单击以输入主题: 武汉新冠状病毒肺炎
[朝闻天下]青海同德 宗日遗址考古发掘 再探宗日文化央
[朝闻天下]一群“专捅马蜂窝”的人 闻“蜂”而动解民
[朝闻天下]一群“专捅马蜂窝”的人 迎难而上 冲在“追
[朝闻天下]一群“专捅马蜂窝”的人 自创独门秘籍 “追
[朝闻天下]美国 得州多地水源疑遭“食脑变形虫”污染
[朝闻天下]美国 美国多地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持续不断
[朝闻天下]美国 加州山火持续肆虐 近九万户居民遭断电
[朝闻天下]瑞士 也门冲突双方宣布释放首批千余名被俘
[朝闻天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
[朝闻天下]纽约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