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老兵刘一生逝世,被授予延安陕甘宁边区模范青年称号
2020-03-31 16:16热点新闻
原职:抗日战争老兵刘一生逝世,曾被授予延安陕甘宁边区模范青年称号
来源:爆炸性新闻
据《广西日报》3月31日报道,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离休干部刘一生同志因医疗救治无效,于2020年3月21日6时50分在南宁病逝,享年103岁。
新闻介绍:刘一生同志病重期间,自治区有关领导通过各种形式表示慰问。刘一生同志逝世后,卢新社、陈武、兰、、孙大伟、、许绍川、曾万明、、、、李康、、陈刚、莫、彭小春、赵福林、陈慧光、曹伯春、马庆生、马铁山等自治区领导同志和部分省级老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对刘一生同志及其亲属表示哀悼。
< p >据公开资料显示,刘一生(原名宁培聪、宁培聪),男,汉族,1917年11月出生,广西陆川人,1936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运动,1936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梧州市武东、大安小学教师,苍梧县委组织部部长,延安反腐大学、中央党校学生,中央党校教师,《张家口晋察冀日报》编辑,《沈阳、哈尔滨东北日报》编辑,《武汉长江日报》农村部副部长,《广西日报》副主编,广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广西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南宁冶金矿山厂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秘书长、主任,自治区党委研究室主任,自治区科委主任,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党委党校校长
< p >刘一生于1986年8月离开疗养地1984年8月,自治区党委同意接受自治区副主席级待遇。2002年3月,中央政府批准接受自治区副主席级治疗和自治区主席级医疗。2015年8月,中央政府同意增加自治区主席级别的待遇。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广西新闻网在2015年9月发表了一篇文章《老战争老兵、原《广西日报》总编辑刘一生》,记录了刘一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事迹。
文章写道,1934年至1936年,刘一生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分别在梧州初中和中山纪念中学成立了“薛华学术研究会”和“前进会”两个进步组织。他们接触并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救国的主张。1936年6月,刘一生和他的梧州同学从广东中山回到广西梧州,参加抗日运动,并转到广西梧州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他与当地进步师生关系密切,曾加入梧州救世剧团,并支持绥远宋将军指挥的抗日战争活动。刘一生入党后参加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日示威,并被勒令退学。此时,他完成了从一个寻求个人出路的青年到一个爱国者和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开始了。刘一生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当地小学教书,培养进步力量,组织抗日宣传活动。
< p >每个热血青年都渴望在战场上杀死敌人,保卫国家!刘一生回忆说,1938年8月,经过多次积极申请,他踏上了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道路。一路上,他和他的同学长途跋涉,克服重重障碍,躲过军警的检查,改乘轮船和火车经广州和武汉到Xi,最后步行数百公里到延安。
< p >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刘一生被分配到洛川第六旅在不同学科的学习阶段,无论是在康达大学学习,还是转学后在中央党校第34班学习,他都努力学习,获得了陕甘宁边区模范青年的称号。毛泽东同志亲自给他颁奖。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刘一生在中央党校完成了学业。当他被分配工作时,他坚决申请去前线。然而,在组织上,他和另一位同学决定留在中国革命历史教研室,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优异,准备当老师。虽然刘一生没有机会在第一线与敌人作战,但他自觉服从了分配。他认识到办好党校,培养干部,对于抗战和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从此,他开始了干部教育工作。面对全国各地的干部和党员,这个平台已经成为抗日战争的阵地。在中央党校的熔炉里重新铸造之后,一批批的党员干部回到抗日战争的各个战场上进行点火。他们与中华民族千千的优秀儿女一起,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