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尊重成长规律,别让孩子的童年只有“成功”

2020-07-24 12:22热点新闻

还记得那个“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雪地裸跑”的“裸跑弟”吗?最近,一则来自某益智综艺节目的“天才少年”海报,让这个昔日的“神童”又火了一把。拥有开挂般人生的还不止是他,前段时间,一段视频在抖音上迅速走红,原因是视频中的“16岁天才少女”一天能做2000首诗、300首以及15000字的小说。这些“神童”似乎都拥有一个“成功”的童年。

“神童”之所以“神”,一方面或确有过人之处,天生聪颖,能够比常人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更多的“神童”背后,都有着一个深藏功利心的家长,“裸跑弟”一路开挂的人生,背后其实是“鹰爸”的商业化运作。

有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就有多少“神童梦”。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家长偏离了成长规律,违背常识和科学观的育儿经,反而会抑制孩子的兴趣禀赋。童年没有第二次,那些本应无忧无虑、健康快乐的童年,如果被家长剥夺了,换来的只有无法追回的遗憾。

十年树木,一年结一次果,是大树自然成材和产出的规律。同理,现代教育思想及体系,是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总结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人为制造“神童”,则是违背了现代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让孩子提前掌握了许多知识技能,但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违背教育理念、脱离社会发展规律,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大多都已杳无音信。

一颗平常心,对于家庭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孩子在成长中是否算得上所谓的成功,不能简单用社会功利思维来评价。在孩子的成长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深入了解社会、自然,培养孩子广阔的视野,才能发掘自身爱好及特长,找到自身定位、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在家长的选择下早早“深耕”于一些专业领域,只和课本、试卷、习题和那些“成功学”为伴,即便成了一时的“神童”,也会付出童年成长缺失的代价,更不意味着漫长人生中就可以一直“神”下去。(陈 曦)

[朝闻天下]青海同德 宗日遗址考古发掘 再探宗日文化央
[朝闻天下]一群“专捅马蜂窝”的人 闻“蜂”而动解民
[朝闻天下]一群“专捅马蜂窝”的人 迎难而上 冲在“追
[朝闻天下]一群“专捅马蜂窝”的人 自创独门秘籍 “追
[朝闻天下]美国 得州多地水源疑遭“食脑变形虫”污染
[朝闻天下]美国 美国多地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持续不断
[朝闻天下]美国 加州山火持续肆虐 近九万户居民遭断电
[朝闻天下]瑞士 也门冲突双方宣布释放首批千余名被俘
[朝闻天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
[朝闻天下]纽约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