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法之所向。法治的着力点如何对上老百姓的难点与痛点,如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2016年是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之年,一个又一个创新突破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也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
法治的公信力在于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公正获得感。2016年是司法改革攻坚年,“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陆续在各试点地区落地生根,谁办案,谁裁判,谁审理,谁负责。
2016年1月至10月,全国各级法院依法宣告808人无罪,聂树斌案、陈满案等一批冤假错案接连被纠正,进一步提振了社会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未经审判不得定罪,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2016年10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坚持以审判为中心,贯彻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使司法朝着更加公正、公平的道路迈进。
法治的力量在于能够回应百姓关切,解决民众烦忧。2016年,城乡统一登记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浙江省德清县居民张武杭成为首批受益者,家住农村的他在县城里,申请到了一套69.5平方米的廉租房。
2016年一系列事关民生的新举措、新制度陆续出台:
全国法院联合44个部门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执行难由此打开突破口。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是中央首次在产权保护领域出台专门文件。从11个方面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进行全面部署。
全国13个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提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26件,公益诉讼给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戴上了“紧箍咒”。
政法机关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群众避免损失48.7亿元。
2016年,一个又一个突破将依法治国全面向前推进,2017年,带着法治烙印的新突破,还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