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慎终追远。对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来说,父亲在世留下的点滴记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一步步成长为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放弃国外教职、全职回到清华。继承父亲科学报国的遗志,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这段文字,节选自施一公2015年追忆父亲时写下的文章,1962年,施怀琳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工作。他和爱人一共有4个孩子,在1967年生下了小儿子,取名“一公”。
一心为公,就是父亲施怀琳的选择。1969年,施怀琳一家被下放到河南驻马店的小郭庄。
这些童年的回忆,让施一公觉得父亲即便从大学生下放到农村,也要有所作为、充满乐观。那时,父亲常常骑车带施一公出去。坐在自行车前横梁上,施一公经常听到父亲吟唱的曲段。
父亲的“壮志”是什么?施一公那时并不懂。但他记得,父亲很希望学有所用。即便在高考制度的中断时期,父亲仍然没有放弃。
科学的神奇,在父亲的讲述中被施一公记在心里。在父亲的启蒙下,施一公的表姐、表哥、大姐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全都考进了大学。施一公也在1984年获得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了清华。
1987年9月21日,施一公的父亲遭遇车祸,从此阴阳相隔。
带着对父亲的思念,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毕业出国留学。在美国奋斗十八年,施一公成为国外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但异国他乡的成功事业,并没有让他忘记父亲未酬的“壮志”。
10年前,施一公不顾很多人的反对,毅然辞掉美国教职、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到母校清华任教。他最想做的回报,就是培养一批为科技强国而努力的科学家。
施一公带着“徒弟”研究抑制肿瘤的因子,将成果转化为抗癌新药应用临床实验;他们攻克世界性难题——解析剪接体结构,未来可能据此研发治疗遗传疾病的药物。
父亲的期望,激励施一公带领清华生命科学快速冲到世界一流,招揽几十名国际顶尖科学家回到中国全职任教。在他的心中,父亲的“壮志”,就是自己的“科技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