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破难题、闯难关,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
上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展开为期一年的全市大调研,在改革开放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前沿解决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底,上海全市年初以来展开各种形式的调研73.96万次,通过明查暗访、蹲点座谈、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共收集各类问题43万件,其中民生难题、改革难点、开放盲区是重点。
通过大调研,上海让很多存在以久,甚至见怪不怪的改革难点浮出水面。
在上海虹口区的欧阳街道,有不少历史形成的“小小区”,其中100户以下的小区有29个。这次大调研,“小小区”物业不到位,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反映较多。一个800户的居民区竟分成3个小区。
这次大调研,反映较多的“小小区”问题被列入改革清单。当地从问题入手,厘清根源,很快启动“小小区”合并工作。
通过大调研,上海让中央精神在基层找到落实举措。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重头戏,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船舶通关效率是这次大调研反映较多的问题,上海口岸海运集装箱从进港到落地要3到4天,这相比国际大港有差距。上海各口岸部门展开研讨,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这项改革,让汽车零配件进口等行业都从中受益。
通过大调研,上海也在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寻求突破。浦东新区调研中,企业办事难问题占比达到71.5%,厂房建设的审批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前期审批涉及到发改、规划、交通等十多个部门,企业需要挨个跑。
经过走访调研,浦东新区发布《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方案》,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批可在80个自然日内完成。同时,将企业市场准入的104个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
一系列改革举措带动下,3月份上海签订中外合资合同项目金额同比大增66%,第二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倍。
目前,上海通过大调研收集到的43万个问题,已经解决22万个,围绕百姓需求,对标国际标准,大调研工作将持续到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