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联播 > 央视节目 > 新闻联播直播 >

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联播直播:2018-06-04

查看最新新闻联播直播

  福建省南平市依托高端专家、下派干部和乡土人才构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年前,福建南平为解决“三农”问题,向农村派驻了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谢福鑫就是其中的一个。谢福鑫的电话被农民们称做“葡萄110”,只要遇到了种植难题,谢福鑫就随叫随到,不收农民一分钱。

  谢福鑫觉得自己是遇到了施展本领的大舞台。当年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关心指导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就像一股春风唤醒了沉寂的农村大地。让谢福鑫得以放开手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闽北地区帮助两万多户农民,栽培出6万多亩、年产值超过6亿元的葡萄产业。

  19年来,像谢福鑫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一批批扎根农村,不仅改变着农村,也在改变着农民。如今,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农民曾雄香在南平建阳区成立了第一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0多亩,全程机械化耕作。

  如今,曾雄香也被政府特聘为科技特派员,他以传帮带的精神,让更多农民也成了种粮大户。

  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的南平,每十个人就有一人从事竹产业。19年来,2668名科技特派员彻底改变了竹产业的格局。从种植加工到旅游开发,高端产品电极炭甚至用到了高铁的新能源设备上,科技的力量让一根翠竹发挥出巨大的潜能。2017年南平竹业产值超过313亿元,19年来增长了将近15倍。

  如今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完善项目资金、创业扶持等配套服务,体制更加创新、灵活。

  作为科技特派员,刘端华从来没想过,他和伙伴们自筹款项创办的科力种业公司,今天能发展成为福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刘端华团队研发的35个水稻品种,带动4000多农户,年增收2000多万元,他们甚至还把种子卖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如今,一大批来自全国重点科研院校的专家,已经成为南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一代科技特派员。在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打造成为以全国高端专家为依托、以下派干部为主体、以乡土人才为基础的“宝塔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上升为全国推广的创新经验。

  数据显示,全国现有科技特派员84.56万人,覆盖全国90%的县(市、区),他们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带动6000多万农民创新创业,获利419.65亿元。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这将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