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脆弱的甘肃省曾在2017年被中央通报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如今,当地深刻反思破坏生态的沉痛教训,全面整改,推动绿色发展。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祁连山,在去年中央的通报中,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违规建设或运行水电站,以及旅游景区项目环保不达标,是这里最突出的问题。现在,211个重点问题都在按照方案整改。曾经被曝光的永昌县马营沟煤矿,已经被整体拆除,主井口封闭。
按照方案,整个祁连山,无论是核心区、缓冲区还是实验区,都不允许矿产开发,已有的都要拆除。
现在,甘肃对祁连山附近的企业都按最严格的环保指标来要求。这家曾经被曝光的企业直排的黑烟囱已经彻底被拆除,露天的货场和物料运送已经被整体封闭。
水电开发曾经严重影响祁连山生态。现在,保护区内的42座水电站,按照整改方案已经关闭12座,其余的30座全都完成改造,并且加装了视频监控和数据监测,确保生态水足额下泄。
现在,利用高分辨卫星组建的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也已经启用,两天更新一次数据,实现“天地一体”全天候监测。下一步,这套系统还将推广到甘肃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和水电站的监管中。
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也倒逼甘肃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在张掖市,149户牧民从核心区搬了出来,3.06万头牲畜全部出售或转移到保护区外舍饲养殖,近百万亩草原全部禁牧。
在武威市,当地重新审视建设项目。这个投资达到23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市县两级多个部门洽谈了大半年,眼看就要签约,但在权威专家论证后,因为高耗水,不符合河西走廊的生态布局,最终果断放弃。
为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甘肃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了指导未来发展的10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原有祁连山保护区的基础上,又把更大的面积划到了正在建设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纳入保护的面积比过去增加了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