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五年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五年来,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结出累累硕果,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不断拓展,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正在深刻影响世界。
北京古城中学,学生们在上西班牙语课。教室里随处可见西班牙元素。老师米歇尔将西班牙语言文化之美传递到中国青年心中。
习近平主席去年11月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西班牙《阿贝赛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文和西班牙语是世界两大重要语言,两国在语言文化等领域合作蓬勃发展。2018年,西班牙语正式列入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引进来,也走出去。分布多地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向世界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窗口。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为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揭牌,揭开了中新人文交流新篇章。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我与中华文化”征文比赛,吸引了一位法国小伙子奥立维参加。他在文章《我和中华文化的爱情故事》中,把中华文化比作女神,还谈到对于儒家思想和孝道精神的理解,这帮助他改善了长久以来疏远的父子关系。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无论是西方的交响乐和歌剧,还是中国的昆曲和京剧,无论是西方的绘画和雕塑,还是中国的书法和瓷器,交流演出、互办展览,世界各国人民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在教育领域,中国已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在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框架下,习近平主席都提出了推动人文交流的多项举措。高层引领下,中俄、中法、中南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也相继建立。
习近平主席倡议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体现了中国促进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