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由谁来种?怎么种?去年,中央把现代农业改革试验任务,交给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鼓励农民尝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趟出改革的新路子。春耕在即,本台走基层记者崔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采访时,发现农村的“能人”们又瞅准了这个机会,准备大干一场。
作为合作社的发起人,刘春涛这阵子没少在全村人面前讲话,举手投足已经有了点领导的样子。可是会一散,他回到家,穿起蓝大褂,本来的老刘就暴露了。
村民们同意让刘春涛牵头,是因为老刘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能人,2008年开始养猪,很快就发展成几百头猪的养猪场。
他没想到的是,用猪粪种地,家里的20亩地越种越像样。
刘春涛想起他在城里打工的时候,像这种不施化肥的绿色有机大米一斤能卖到二十多块,是普通商品粮价格的十几倍。老刘决定进城给自己的猪粪大米闯闯销路。
今年春节一过,不少外地客户就找上门来谈合作,但最让老刘难忘的还是三年前,那个最初打来买大米的电话。
就这样,老刘开始承包邻居的耕地,开启了西南村最初级形态的土地流转。
过了农历正月,刘春涛开始和村民签订统购包销合同,按约定,社员按照合作社制定的规范和标准种植水稻,验收合格的将由合作社全部收购再统一上市。在黑龙江的现代化农业改革中,这种合作模式是获得政府资金扶持的众多项目中的一项,叫做订单农业。
今年,刘春涛准备建设一条有机肥生产线,这样不仅附近乡镇的牲畜粪便有了去处,还解决了合作社对生态肥的大量需求,但这样要押上老刘一家的全部积蓄。
这两天,刘春涛和社员们天天在地里忙碌,政府出资建筑的五十个育秧大棚到位了,秧苗培育有了更好的条件。